鄭許市域鐵路自北向南貫穿長葛
進入長葛后經過的“第一村”
就是大周鎮小連府村
正值盛夏
小連府村街邊有花香
樹間有蟬鳴
艷陽高照下
街道顯得干凈、整潔
曾經小連府村這道門面其實“不利亮”
“路不修、坑不填,垃圾都往坑里扔”
如今卻愈發“齊整”!
土路變花園:“要想美,得先修路,修好路再種花栽樹!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
小連府村黨支部書記朱志賓用自己的理解改編了這句俗語:“要想美,也得先修路;修好路,再種花栽樹!
實際上,朱志賓的話語就是小連府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第一步。
小連府村村委會籌資50余萬元,用一個多月, 便完成了村內9條主路的加寬和12000平方米排前路的修建。
完成加寬的小連府村主街。
隨后,小連府村在村內主街旁打造了長3000米的花池,花池中分別種植了1500株牡丹和芍藥。此外村內還種植了260棵美國紅楓、320棵紅葉李子,打造出長約300米的綠化長廊。
考慮到牡丹和芍藥花期太短,今年小連府村主街兩邊的花池中又補種了1000株花期長達十個月的月季。
之所以這樣選擇,朱志賓有自己的想法。
“村內花、果樹品種多,就得挑‘潑皮’、好養活,并且還容易出效果的!”朱志賓說。
此外,小連府村對路邊果樹、花池開展認領行動,各戶承包自家門前的花草果木,保證成活率。
騰出手來,小連府村“兩委”干部又開始處理村西一處兩百多平方米的垃圾坑。
以前一到夏天,這處垃圾坑蒼蠅蚊蟲亂飛,氣味難聞。
原本處理垃圾坑最好的方式便是封填,此垃圾坑卻難以一填了事。
這里本是一處宅基地,只是宅基地的主人早已常住外地,一直沒有使用。
最終,小連府村“兩委”干部想出的辦法是:村委會和戶主共同出資整治這處垃圾坑,建成游園,宅基地產權仍屬戶主,游園設施則由村委會管理。
“宅基地有主人,不管咋處理肯定不能讓人家吃虧!”朱志賓說。
了解整治方案后,戶主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填坑也是為了讓村里變得更好,需要咋弄,我配合!
在后期垃圾坑打造游園時,戶主又主動出資修建了一座涼亭。最終游園改造完成時,戶主一共捐資兩萬元。
雙方合力之下,如今垃圾坑已成了小連府村的西游園,栽種不久的樹苗和涼亭別具特色。
亂扔亂放變創優爭先:“大喇叭”+“微信群”讓亂扔亂放的人流流汗、紅紅臉
修了路、填了坑,村莊變美后如何保持?
起初,小連府村像往常一樣,采用的辦法是定期組織“兩委”干部帶頭掃大街、撿垃圾。
但這樣的“大掃除”效果并不理想。
“村民沒有維護環境的意識,大掃除完兩三天,街上就會恢復如初!敝熘举e回憶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小連府村找到的方式是“大喇叭”+“微信群”。
“一方面要用‘大喇叭’把保持人居環境整潔的理念喊到村民心里,另一方面每天組織退休干部、老黨員巡檢,結果發到微信群里,讓在房前屋后亂扔亂放的人流流汗、紅紅臉。兩招的目的一樣,都為鼓勵群眾自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管好房前屋后!敝熘举e解釋。
除“大喇叭”+“微信群”外,小連府村還采取墻上標語等多種方式鼓勵群眾自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小連府村又開展“星級文明戶”創建和“鄉村光榮榜”“最美母親”“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用實打實的物質和榮譽鼓勵村民愛護環境、勤勞致富、勤儉持家、敬老愛幼。
2022年6月小連府村舉行“曬被子比孝心”活動,評選出本年度12名“好媳婦”。
憑借村內環境的潔、綠、亮、美與多樣的文化活動,小連府村在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位列前茅,成功獲評“省級衛生村”“2022年度許昌市文明村鎮”。
如今,小連府村“兩委”正謀劃依托穿村而過的市域鐵路沿線再打造兩處游園。
“我們村是市域鐵路進長葛后經過的第一個村,村里的風景會是將來旅客坐車進入長葛看見的第一眼風景,將來完成打造后,要讓他們一進長葛,眼前一亮!”朱志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