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食用的植物油中,以芝麻油的香味最為醇濃。芝麻油根據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大槽油、機器榨油、小磨油等,其中小磨油最為名貴。
小磨油作坊隨處可見,但眾所周知,南席鎮的小磨油質量口碑最好。
許昌市豐樂植物油廠是南席鎮最大的小磨油加工廠,其生產的南席張民小磨油是長葛市著名品牌,張民被許昌市文化局授予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小磨油遠銷省內外近10個地市。
400元起家,做生意全靠“跑”
張民是老張家小磨油第四代傳承人,今年60歲的張民已經賣了42年的小磨油, 18歲時開始,他便傳承了父親的小磨油技藝。
“年輕時我愛喝酒,天天出去喝酒,村里的人都說我干不成事兒,還說‘張民要是能成事兒,人人都能成功’!睆埫窕貞浀,“別人越是這樣說,我越不甘心,就越想干出一番事業。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做小磨油的,我也就接著做了!
那個時候,由于張民天天喝酒,無所事事,根本沒有創業資金!爱敃r借了400塊錢,又借了個馬達,都是趁著人家不用的時候再拿來用,就這樣開始了!睆埫窀嬖V小編。
也許是為了不想讓村里人看不起自己,張民沒日沒夜地干,由于沒有文化不識字,也沒有手機,做生意全憑兩條腿 “跑”。
就這樣“跑”了兩三年后生意開始有起色,一天能賣一二十斤,F在張民總是自豪地說“我是靠400塊錢起家的!
如今張民小磨油都使用統一的瓶子和商標。
過去老張家的小磨油還不叫“張民小磨油”,而叫“一滴香”。那時通訊不是很發達,有些老人吃著好吃就拿著油瓶找到他。
張民小磨油使用石磨研漿、開水代法取油。將近3-4噸芝麻提取1.5噸香油,最大程度保留芝麻的香味和純度。
除了傳統技藝,芝麻也很重要,張民跑到湖北、河北等多個地方,采購十幾種芝麻一一篩選。
當時南席的副鎮長高振華找到張民告訴他,“咱制作小磨油的技藝都是傳統工藝,制出來的小磨油又深受大眾喜歡,何不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呢?”高振華的一句話點醒了張民,可是張民什么也不懂,連到哪兒去申請也不知道。高振華就幫他,開車帶他到長葛、許昌,忙前忙后。2011年12月,張民成為許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席小磨油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開辟抖音、淘寶店鋪,供貨200多家超市
如今張民的年紀越來越大,就把技藝傳給了兒子張哲。當時36歲的張哲正在超市當經理!澳菚r我是不太愿意回去做小磨油的,我覺得那不是年輕人干的活兒,但是父親越來越老,手藝得傳下去!睆堈苷f。
回到家鄉后,張哲用年輕人的方法做起了小磨油生意!皢螁慰苛闶圪u不了多少錢,現在都流行在網上賣,我就也開始嘗試!睆堈芨嬖V小編。
張哲先開通了抖音賬號,把日常生產小磨油的視頻片段放上去吸引了不少粉絲,靠著“抖音櫥窗”有了一小部分收入,隨后又開了淘寶店鋪。
開辟了線上渠道,線下渠道也要拓展。張哲先從鎮上附近的幾家超市開始,和他們談合作。有些規模大一點的超市就上石磨,讓顧客看到香油制作過程,買得放心。規模小一點的超市就只上產品。如今,張民小磨油已經在近200家超市上架。
“如今生意干得紅火,我父親也高興,當時回來是個正確的選擇!睆堈軡M臉笑容。
張民小磨油獲得長葛市、許昌市“特色旅游商品”等多個獎項。
機器代替人工,擴大規模,打造更專業的生產線
線上多種渠道,再加上線下超市供貨、代加工、零售等,張民小磨油現在一天能賣四五百斤,是過去的幾十倍。
“過去我們都是人工淘洗芝麻,現在都用機器淘洗,過去‘篩’需要很多人,現在只用一個機器,一個小時就能篩100斤。機器效率更高,更干凈、也更加精細。將來我們要去人工化,爭取用機器代替人工,基本不需要人參與!睆堈苷f,“后邊的院子也已經在改建了,會慢慢擴大規模,打造更專業的生產線,當然了,制作技藝也會一代一代傳下去!